验证一次后就可以自由投票点赞了噢~

输入验证码中的双数双数

 
  

免费咨询

 您的称呼
*QQ/微信
*咨询内容
免费咨询热线:020-29065868
提示:我们的客服在收到您的请求之后,会在第一时间给您答复。请耐心等待。
您的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新闻热点列表 > 新闻热点详情

警惕“小糖人”!儿童糖尿病危害不容忽视

来源:网络 发布时间:2018-11-19


近年来,儿童糖尿病患者明显增多,有糖尿病家族史的孩子更是高危人群。儿童患上糖尿病有哪些表现?家长应该如何预防儿童受到糖尿病的侵扰?如果儿童不幸患病,家长又能做些什么? 


1.jpg


过去20 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

  

据国际糖尿病联盟公布的最新数据,2017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已达到4.25亿,预计到2045,糖尿病患者可能达到6.29亿。而中国糖尿病患者数量约1.144亿,已成为患者数量最多的国家,过去20年间,15岁以下儿童发病率增加近4倍。  

 

2.jpg


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章秋介绍,糖尿病儿童患者初始症状容易被忽略,当发现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。从临床上看,儿童和青少年糖尿病多为1型糖尿病,是由于自身免疫导致的胰岛β细胞功能破坏,胰岛素分泌绝对缺乏导致。而近年来,2型糖尿病在儿童和青少年中的发病率也有逐渐增多的趋势。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王付丽医生说,除了与遗传因素有关,膳食结构不合理、长期摄入高脂肪、高热量饮食、肥胖、运动不足是导致儿童Ⅱ型糖尿病的主要原因。

  

糖尿病容易以家庭为单位“群发”

  

“在门诊中,这样以家庭为单位患上糖尿病的患者并不少见。”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、主任医师侯新国介绍,不久前,侯新国曾接诊这样一个家庭:最先就诊的是孩子爸爸,体重200多斤的他被检查出患了糖尿病,而陪他就诊的孩子妈妈也被发现有糖尿病。后来进一步检查发现,他们19岁的儿子也是一名糖尿病患者。

  

“糖尿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,而生活方式对糖尿病的发生影响很大。”侯新国说,家庭成员生活、饮食等习惯有很大的相似性,如喜欢高糖高油饮食、常吃快餐、工作压力大、肥胖等,这也是造成糖尿病患者以家庭为单位出现的重要原因。

 

糖尿病不可怕 可怕的是并发症

  

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任建民指出,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其并发症。这些并发症可说上至头顶下至足底,涉及眼、肾、心脏、血管、尿毒症、足病变等等,有致死致残风险。

  

孩子有以下表现 家长就要警惕了

  

那么,儿童糖尿病有哪些前兆呢?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内分泌科王付丽医生提醒家长,当孩子有以下表现时,应警惕了: 


3.jpg


1.“三多一少”:即多饮、多尿、多餐和体重下降。糖尿病患儿由于机体代谢紊乱,蛋白质分解大于合成,自身消耗过多,因此即使多食却仍然消瘦。除了食量大增,患儿也容易口渴,有时夜间也要起来喝水。“多尿、小便频”,有些多年不尿床的大孩子开始出现尿床现象。

  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2.经常乏力,容易打瞌睡。突然喜欢待在家里,不爱进行户外活动。

  

3.伤口较难愈合,特别是伤口反复感染、渗出、久不愈合。

  

4.皮肤和阴部瘙痒或反复的泌尿系统感染,往往表现为腹痛和呕吐。


孩子得了糖尿病,家长应该注意些什么?

  

预防糖尿病,要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,尤其是整个家庭的生活习惯。一旦确诊糖尿病,除了规范治疗、控制好血糖外,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,注意运动和减肥。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要做好早期筛查,有相关症状及时就诊。父母更要积极行动起来,和孩子一起并肩作战,耐心配合医生进行治疗,积极应对糖尿病给生活带来的改变。 


4.jpg


此外,专家提醒儿童患者家长还要预防患儿的急性并发症。尤其是1型糖尿病的患儿,因胰岛素绝对缺乏,目前只能以每日皮下注射胰岛素或胰岛素泵的方法加以补充,并且还要完成血糖监测及计划饮食。血糖控制严格的情况下,可能会出现低血糖症。重度低血糖时起病急,病情变化快,可导致意识不清或昏迷。如果不及时抢救治疗,可能会出现生命危险。

  

专家提醒,学龄时期的青少年儿童学习任务重,体力和脑力消耗都比较大,患糖尿病的儿童青少年要避免剧烈运动或长时间运动。患儿家长必须密切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,避免可能引起低血糖的情况发生。患儿独自在外时,应随身携带糖果以备用。